专业 诚信  务实  创新   

发展半导体的“南沙方案”

首页    行业新闻    发展半导体的“南沙方案”

| “科学谋划、聚沙成塔”



5月17日,9个与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的重大项目在广州南沙集中签约,涉及总投资300亿元,达产年产值630亿元。落地的9个项目是南沙产业厚积薄发的结果。与浮躁的城市半导体竞争相比,后起之秀南沙,把“科学谋划、聚沙成塔”作为招商座右铭,始终强调引进项目与优势产业的“链接”,而非盲目堆砌项目数量。在这座国家级新区绘制的蓝图里,用地“留白”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心和远见,也为集成电路壮大的提供了足够的想象力。

地区的“天赋”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坐落于广州市最南端的南沙区由于远离广州传统的中心城区,加上交通设施尚未完备,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得不到重视。但随着广州经济发展腾飞,出口贸易越来越发达。作为珠江唯一出海口虎门水道西岸的南沙开始受到关注,其所处的战略地位也变得愈发重要。
1993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拉开了南沙开发建设的序幕。这一时期,南沙的发展是基于港口优势。随后,2002年广州市委、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加快南沙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成立了广州南沙开发区建设指挥部,并在2005年将南沙确立为广州行政区。至此,南沙作为广州新的行政区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的身份下,南沙借助于其处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的优越地理位置,雄踞珠江八大出海口的虎门,蕉门,洪奇门及横门,周边有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五大国际机场,是广州,深圳,珠海“A”字型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的横轴,得天独厚的海陆空位置使南沙成为连接珠三角两岸的交通枢纽,可辐射整个珠三角及港澳的城市群都网络,开始承担更多的国家任务。
2012年9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被设立为国家级新区,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2015年3月,广州南沙成为自贸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是这个时期南沙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2017年5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要求南沙“建设成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广州市明确南沙是广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确定为“一把手”工程,举全市之力推进南沙建设。
经过这新十年的布局,南沙在国家、省、市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形成了“三区一中心”(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发展新格局。
从1993年至此,南沙用将近二十年的布局,形成了如今以汽车、船舶、智能装备制造以及科技创新、航运物流、创新金融等为支柱的现代产业体系。但在新的时代下,身兼多重战略的南沙需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承载更多的国家战略发展方向。这是时代赋予南沙的责任,也是南沙未来发展的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的通知》。方案支持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毫无疑问,这是继去年出台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方案后,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大湾区建设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部署,必将对丰富“一国两制”实践、推动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对新发展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毫无疑问,南沙的发展潜力巨大,南沙作为珠三角的交通枢纽,拥有发展半导体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三区一中心”的重要载体,南沙看重的是半导体产业在当地发展的可持续性。谨慎且冷静地对待当地半导体产业的发展,稳扎稳打,瞄准未来市场需求,满足市场所需是南沙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智慧。在起步阶段,不全面铺开式发展,而是根据市场反应,逐步进行布局。留白,是南沙着力半导体未来的艺术。

终端牵引,全产业链协同
终端产业是地区发展芯片产业的一个有效抓手,也是形成有效循环的核心。
从数据来看,南沙区汽车产业产值连续四年超千亿,2021年汽车制造业产值再创新高,达1548.55亿元,同比增长16.4%。今年7月,广汽丰田新能源车产能扩建项目二期投产,将推动南沙区年整车产量突破100万辆。最近几年,缺芯和疫情对全球汽车产业造成一定冲击,南沙区也在提前谋划,切实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
本月16日,《南沙区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正式印发。其中的一个重点是,南沙将提高规划可实施性,围绕汽车产业链稳链、强链、补链目标,构建车企整零协同生态体系,落实零部件配套建设项目。如今,南沙区重点引进了芯聚能、南砂晶圆、小马智行、奕行智能等重磅项目。覆盖了“设计-衬底-外延-制造-封测-应用”等整个产业链条,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碳化硅全产业链聚集区,也是国内仅有的以车规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为核心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
在汽车芯片潜力层面,芯谋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南沙区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3.8亿元,随着广汽丰田第五生产线、合创汽车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项目建成投产。预计到2026年南沙区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将超过70亿元,年平均增速超过62%。可谓前景无限。
南沙的潜力的另一方面在于地区与企业的气质吻合。稳扎稳打的招商策略,吸引踌躇满志的芯片企业。南沙当地半导体企业在选择南沙时,也看中地区的发展潜力。企业在布局自身规划时,也以沉稳为主。在外界资本追捧的热度下,南沙企业更有精准的目标,看重未来发展。
南沙的汽车产业链属于典型一例。其实,南沙区半导体产业已形成“以新能源汽车应用为牵引,半导体照明为龙头,电力电子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特色,是国内仅有的以车规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为核心的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区。随着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南沙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优势持续增强,同时在先进封装、传感器等领域形成突破。 

源头解决人才问题
国内一线城市的集成电路产业一向以“效率”著称,这种效率催生了围绕市场的一众企业。快节奏下,可能会出现人才不足的问题,这种问题甚至成为了当下国内半导体产业发展的痛点。
南沙人才布局抓源头,以今年的消息来说,2月,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以“粤大湾区〔2021〕1号”文号正式印发《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南沙成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6月,南沙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约共建华工南沙科技创新谷。这样的消息,在近几年的南沙中不断发生。
毫无疑问,人才是半导体产业实现技术创新的驱动力。为了吸引更多的半导体人才来到南沙、留在南沙,南沙出台了多项人才政策。据芯谋研究了解,仅去年一年,南沙对人才的补贴就达到了9亿元,超越了不少其他省市的力度。
鸟无定栖,林茂则赴。在2018年落户于南沙的半导体企业,深刻地感受到了这一变化。当地企业表示,在过去三年的时间中,人才招聘的挑战得以改善。南沙方面则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加快推进高校落地南沙,并促进企业与院校之间的合作也让新生力量进入企业,源源不断地为企业带来活力。
有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团队稳定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更为重要。在南沙,有不少半导体企业的人才团队是从上海、深圳等地而来。为了让这些人才留在南沙,南沙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落户政策。并在加紧完善南沙的医疗、教育等生活保障建设,让南沙成为一片宜居的芯片产业发展新高地。
为贯彻落实《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今年六月,广州南沙还率先出台了首个国家级新区“四链”融合政策体系,未来5年将投入超200亿元,分层次、全周期地精准支持企业以及人才发展。

总结
“聚沙成塔”是对广州南沙区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最好总结,承载着未来创新技术的使命,需要更多深层次的谋划。解决现有外界集成电路产业面临的问题,也需要从源头抓起,为可持续发展做铺垫。南沙的“快”是借助于先天优势的全产业链快速布局,南沙的“慢”是后天发展中长远布局的稳扎稳打。当下南沙为当地半导体产业发展留白的同时,也给集成电路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关于芯谋研究:

芯谋研究(ICwise,官网:www.icwise.com.cn)致力于成为一家根植于中国的世界级半导体及电子行业权威的研究机构,2021年4月荣获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20周年“行业特殊贡献奖”。目前,芯谋研究拥有五大部门。


数据研究部:该部门基于研究团队对产业的深入理解,通过与产业界的广泛联系和全面调研,建立一手产业市场数据库,并发布权威市场数据、动态追踪和提供标准报告产品。

企业服务部:该部门提供全球及国内的半导体产业研究服务,主要针对客户的个性化、特色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研究服务和顾问式服务。
 
政府服务部:该部门服务于中央、地方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委局办,助力政府与企业建立广泛交流与合作。

产业投行部:该部门服务半导体产业的投融资双方,打造从0到IPO之后的全周期投融资服务能力,为企业的股权融资、并购重组等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研究评论部:秉持“求稳不求快、求精不求新、求深不求宠、求质不求量”的宗旨,坚持原创、深度的内容,从新闻到观点、从现象到本质、从问题到方案。
 
2015-2021年,芯谋研究已连续举办七届芯谋研究集成电路产业领袖峰会,领袖峰会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产业峰会之一。2021年芯谋研究打造了线下沙龙品牌“芯片大家说/I Say IC!”,致力于成为最具影响力的IC人沙龙品牌。

2022年6月28日 10:30
浏览量:0
收藏